资讯列表
-
人类交流的“来路”与“去路” 基于对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一书的粗浅认知摘要:交流无所不能,尤其是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交流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形式上看似已趋于完美,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和冷漠、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暴力冲突、人与自然之间的掠夺和报复...2020-08-27
-
媒介跨文化传播中译制片配音的局限性与创造性译制片配音艺术是一门独立的话筒语言表演艺术。它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正是这种局限性赋予了译制片配音艺术独特的精神气质,促使配音演员在有限的空间里创作出无限的艺术魅力。本文对媒介...2020-08-27
-
中国城市形象国际化表达的有效视角【摘要】中国城市形象的国际化表达,存在传播理念宣传化、传播视角自我化、忽视境外受众接收习惯等问题,导致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将叙述角度与境外受众的感知角度相契合,从而形成有效视角...2020-08-27
-
试论主流媒体互联网传播方式下的传播价值评价当前,互联网对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已经显而易见。承担着舆论引导与新闻宣传重任的主流传统媒体,面对互联网传播的时效、便利、可选择、可持续的"四大"特性,如何进行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重构...2020-08-27
-
加拿大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摘要】国际标准制定的发起者与重要参与者国家形象的内涵与外延是丰富的,从本质上说,它更适合被视为一种"软"的力量,而且不完全由一国的硬实力所决定。在这方面,加拿大的特点,是在国际标...2020-08-27
-
社会理性、日常抵抗与反专家话语 ——当代中国科学传播失灵及其调适摘要:当代中国网络民众对专家权威的解构,给科学传播带来深重的危机。在转基因争议话题中,网络民众运用经验、价值、专业等不同逻辑的社会理性,对抗转基因专家,消解其科学理性.本文提出,科...2020-08-27
-
元传播:概念、意指与功能【摘要】元传播(metacommunication)的“元”(meta),源于希腊语“”。作为前缀,“meta”一般表示时间序列的“后”(post, after),但其置于抽象概念...2020-08-27
-
周边传播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摘要:中国传播"舍近求远"和周边传播"灯下黑"的现象,凸显了加强周边传播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文中通过对周边传播概念和理论架构的简要梳理,阐述了尽快制定中国周边传播战...2020-08-27
-
论沃尔特·翁的文字印刷媒介思想内容提要:作为20世纪一位颇为重要的媒介思想家,媒介环境学者沃尔特·翁致力于研究从口语文化到书面文化及电子文化的变迁如何影响文化、改变人类意识。高度关注印刷媒介对人的心理、认识、思...2020-08-27
-
“新地球村”的想像——赵月枝谈传播研究新实践缙云县河阳乡村研究院主导承办的“传播、文化与全球南方”第八届四校联合国际暑期班在浙江省缙云县举行。笔者是暑期班实地调研的带队老师之一,在暑期班最后一天,就此次暑期班实践所昭示的传播...2020-08-27
-
议程建构理论的产生、发展及转向【摘要】过去三十多年中议程建构理论逐渐由政治学走向传播学,该理论在传播学领域中形成了两大核心内容:一是对议程建构的效果研究,二是对媒体议程建构的影响因素研究,尤其对媒体议程建构的持...2020-08-27
-
新医改政策的新媒体传播研究 ——基于甘肃省的个案分析甘肃省卫生计生部门有关"新医改"政策在新媒体平台(包括官方网站、官方机构微博、官员个人微博、官员群体微博)开展了多层面的公共沟通。研究发现:甘肃省相关政府部门及官员进行了"协同"政...20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