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
-
樊亚平:“报业之父”王韬职业认同探析作为国人自办报刊的拓荒者,王韬对中国近代报业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然而,历史贡献和一个人对其职业的认同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问题。过去对王韬办报活动与报刊思想的研究,多未注意这个问题,惯以...2020-08-14
-
中国传媒产业制度变迁的动因与机制 ——以电视产业为例本文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以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创新为例,深入分析传媒市场需求、宏观制度环境、传媒技术进步如何影响创新行动者决策,如何推动制度创新,从而推断未来传媒制度顶层设...2020-08-13
-
浅议经济广播节目面临的变化及创新路径融媒体时代,经济广播节目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大众,传播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坚持原有的系统内容生产的优势外,应在激发专业用户生产内容、打造连接平台和生产个性化经济音频产品方...2020-08-13
-
中国广播的下行、转型与上行【摘要】面对中国广播发展下行的现实,广播人不应气馁。转型是观念、工作和生活方式的转型,还要打造广播新型智库,培养新型广播人才,提升广播的文化品位等。【关键词】中国广播类型转型人才【...2020-08-13
-
“剧”变2015:多屏时代电视剧制播新业态【摘要】2015年为"一剧两星"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完整自然年,中国电视剧在内容生态、竞争态势、传播渠道、营销方式、盈利模式等多个维度发生显著变化。现象级大剧依然是市场追逐的热点,网...2020-08-13
-
电视艺术的定位与电视文化的“后现代性”电视艺术是电视这一媒介传播并与传播对象融化为一体的大众传媒艺术形态,电视文化归根到底则是一种"媒介文化"。辩证地看待电视艺术或电视文化,才能有助于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大电视媒介、大电视...2020-08-13
-
新中国成立前播音理论与实践的四个历史成就【摘要】本文研究了新中国成立前近30多种报刊文献及早期播音员的回忆录,发现其中关于播音的理论和实践完成了中国播音学四大核心学术话语——"播音""播音员""播音业务""人民播音"的初...2020-08-13
-
重读《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 ——兼评斯图亚特·霍尔对传媒文化研究的方法论贡献在当前语境下重新解读霍尔的这篇经典文本,有助于研究者摆脱媒介中心主义的研究思路,将对传媒系统、文本结构、话语生产和消费的微观和中观研究,与广阔的社会历史制度分析和政治经济批判结合起...2020-08-13
-
中西电视剧对“法”“礼”文化的呈现【摘要】在文化呈现方式、关注的话题以及叙事类型等方面,中西电视剧仿佛天然地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电视剧重视塑造多元的人物关系,关照群体内部成员的面子与福祉,试图达到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2020-08-13
-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视话语权重构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由于传播的模式、主体、渠道等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使得传统大众媒体的中心地位受到很大冲击,电视的话语权受到极大挑战。关键词:电视;移动互联网;话语权;温州;传播作...2020-08-13
-
网络大电影:转型中的网络电影及其风险【摘要】网络大电影是转型中的网络电影,其实质是一种通过网络视频付费用户的有效点击而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2016年,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搜狐视频、乐视等几大平台方加大投资力度、发...2020-08-13
-
体育回归与文化开掘:我国体育电影发展进程探析针对此现状,中国体育电影未来的发展应突出体育元素的主体地位,邀请体育明星本色出演、增强吸引力,努力讲好体育故事。关键词:体育电影;体育;文化;电影;影片作者简介: 【摘要】体育电...20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