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
-
从NLG到机器新闻写作 ——机器新闻的发展与反思【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全行业的渗透,机器新闻作为人工智能在传媒业的一种应用越来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本文梳理了机器写作的发展过程,分析机器新闻的优缺点.从机器新闻发展的现状入...2020-10-14
-
社交媒体个人信息泄露路径分析【摘要】个人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国内最受关注的公共议题之一,存有大量用户个人信息的社交媒体信息泄露问题也引起关注。基于各主流社交媒体平台的功能和特点,结合近年来发生的个人信息安全事...2020-10-14
-
新媒体的话语特征呈现及创新机制1.传统媒体具有深度、专业阐释话语含义的功能不论是报刊、广播或是电视,从诞生至今,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专业化的权威视角,而这一视角,则是一个行业、一种媒介渠道获得社会影响力、被社会...2020-10-14
-
基于技术与市场视角的智能媒体发展态势分析【摘要】在对国内外文献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智能媒体的文献数量、学科分布、研究重点和国内外异同以及由技术创新引起的智能媒体制作模式、运行模式、战略转型和领域格局的变...2020-10-14
-
网络直播间:新部落的建构及其亚文化特征【摘要】网络直播是以视觉传播为主的亚文化种类,素人直播间通过特定的直播场景和观赏式互动建构了一个网络新部落的在线场景,网络主播以身体传播获得在场意义和彼此认同,而弹幕社交和打赏行为...2020-10-14
-
网络视频直播的公民赋权与冲突它不仅打破了电视台对"视频直播"的专属性拥有,更赋予了全体公民随时、随处、随意的直播权利以及媒介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权利,研究发现直播的最根本社会意义是对公民媒介拥有权和话语表达权的提...2020-10-14
-
场景力:移动时代传媒核心竞争力原标题:场景力:移动时代传媒核心竞争力摘要:移动时代,传媒产品场景价值凸显。按照价值创造环节与机制的不同,本文将传媒场景力划分为“场景适配能力”、“内容生产能力”与“深度连接能力”...2020-10-14
-
信息传播与人际关系建构:以微信使用为例【摘要】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革命,冲击了传统的隐私观点,人们构建新的身份认同过程中增进了社会信任、缓解了阶层固化。微信是我国三大社交媒介之一,“蒲公英式”的传播模式将...2020-10-14
-
打通融合大动脉 展望传媒新时代在网络媒体对十九大的报道中,以VR和网络直播为代表的前沿传播技术得到更为常态化的使用,带给受众更加直观和真切的视听及交互体验。三者,微视频作为网络媒体报道十九大的重要信息载体,代表...2020-10-14
-
“引爆点”理论视角下的“得到”APP成功经验分析【摘要】一款产品、一种思想,如何引爆一场流行,马尔科姆·格拉德维尔给出了三个方面的因素: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内涵思想可以概括为一款产品或一种思想的流行,需要...2020-10-14
-
再议“内容为王”:内容是媒体竞争的关键所在【摘要】“内容为王”的观点自提出以来就存在质疑的声音,尤其是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传播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拥有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接受渠道。尤其像九寨沟大地震这样的突发事件...2020-10-14
-
网络“新意见群体”演替现象的生态学解读与启示【摘要】网络舆论历经“公知”“自干五”“小粉红”三个网络“新意见群体”,这一演替现象正是网络舆情生态系统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外在呈现。2.公权力需要保护网络舆情生态多样性的“新常态”...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