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过度解读:媒体议题设置的误区 ——对自媒体时代内容生产的一点思考

过度解读:媒体议题设置的误区 ——对自媒体时代内容生产的一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0:40 点击次数:208

摘要:深度解读而不误读,这是媒体在设置议题时需要坚守的一条底线。议题长尾不掉,是对媒体公信力的一种伤害,而且当新的时机出现时,又会死灰复燃,将媒体被动地拖入新的舆论漩涡。

关键词:议题;传统媒体;舆论;寒潮;误区

作者简介:

  摘要:深度解读而不误读,这是媒体在设置议题时需要坚守的一条底线。主动设置议题,但又不过度解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分寸,是媒体在生产“可为王”内容时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要防止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催生的过度解读“怪胎”。

  关键词:议题设置 过度解读 舆论合谋、

  羊年岁末,南方的一场大寒潮来袭,各地上下草木皆兵,噤若寒蝉,媒体舆论、社会舆论也是一边倒。部分主流媒体竭尽所能,用“Boss级”、“70年一遇”、“史上最严重”等一批触目惊心的词汇,不断助推社会舆论关注度的升级。各地政府部门全面进入戒备状态,不少地方中、小学临近期末考试还决定放假一周。让人不可解的是在寒潮预警解除过后,学校仍不敢轻易下令复课,硬是把既定的假期放完。而实际情况是,这场寒潮只是较之于前期媒体炒作的“暖冬”、较之于近些年来的南方冬雪而言,来得有点凶猛和突然,但也不至于如媒体所说的那样可怕。

  是媒体的过度解读?还是政府对突发性事件的过度敏感?笔者以为,两者兼而有之。但最值得反思的还是媒体在议题设置问题上的过度解读,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绑架了社会舆论。类似的状况近些年比比皆是,尤其是自媒体介入新闻信息生产、传播后,对众多社会现象过度解读,在引导社会舆论上出现偏差。

  当下正处媒体融合转型期,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与传统主流媒体之间在内容生产上的博弈,集中体现在议题设置技巧和水平的较量。主动设置议题,但又不过度解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分寸,是媒体在生产“可为王”内容时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