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暖新闻的探索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0:40 点击次数:197
2015年初,有着多年媒体从业经历的阿里安娜·赫芬顿开始反思长期以来关于新闻的定义。②【英】理查德·怀斯曼:《正能量》,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年版.
关键词:思考;故事;赫芬;气质;中国
作者简介:
国外兴起正能量新闻
2015年初,有着多年媒体从业经历的阿里安娜·赫芬顿开始反思长期以来关于新闻的定义。2015年2月,赫芬顿宣布赫芬顿邮报新的方针,专注于正能量新闻。
赫芬顿的转向让人意外。但她同时强调:正能量新闻不是那些简单的心灵鸡汤,会心一笑的片段,也不是讨人喜欢的动物等(不过,他们还会给读者大量这样的故事)。赫芬顿邮报将致力于讲述普通百姓和社区的故事,聚焦普通人面对挑战时是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最后如何成功应对的。通过这些故事,赫芬顿希望可以产生一种积极的感染力。已有的数据表明,赫芬顿邮报是Facebook上被转发最多的媒体,积极的故事是读者最愿意浏览和分享的。赫芬顿相信,人们想要更多建设性和积极向上的故事。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一位社会心理学家Lisa Williams从心理学角度解释这个现象:那些扯动我们心弦的事故、痛苦和不幸听得越多,我们越倾向于“撤离”,不再有那种强烈的愿望去提供帮助了。
无独有偶。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Jonah Berge与同事Katherine Milkman,曾在2013年对纽约时报为期6个月邮件分享最多的报道进行分析,也发现人们更倾向于分享可唤起积极情绪的新闻。从华盛顿邮报的订阅新闻“the optimist”到纽约时报的“Fixes”栏目、解决问题新闻网(Solutions Journalism Network),以及Upworthy和NationSwell等网站,都是新闻业对这种形式的尝试。
中国青年报的暖新闻实践
中国青年报《暖闻周刊》创办于2016年1月15日,主打向上向善好活法,做有温度的新闻。《暖闻周刊》在报纸端是中国青年报的一个周刊,每周五出版,目前包括封面、在线故事、圈里圈外、青年之声四个版面。
封面设有中国青年报第一个全媒体专栏“暖心”,每期刊发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并关联视频和H5专题作品。封面设有“暖评”专栏,由评论员曹林主笔。“暖城”,则聚焦城市中温暖人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