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调查报道“拥抱”专业人士 在解决问题层面动真格

调查报道“拥抱”专业人士 在解决问题层面动真格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0:37 点击次数:170

几十年来,做调查报道的记者在挖掘故事时都抱着这样的心态:找到造成故事背后的那个“坏人” 。

关键词:调查;专业人士;拥抱;科学家;记者

作者简介:

调查报道“拥抱”专业人士

  □储宝 编译

  几十年来,做调查报道的记者在挖掘故事时都抱着这样的心态:找到造成故事背后的那个“坏人”。事实上,对于记者们来说,这种写作方法非常好用。在过去的调查报道生涯里,各种题材的写作中,从毒品犯罪事件中的坏警察、养老院凄惨生活背后的坏护工,到危险的幼儿玩具背后利欲熏心的制造商,我们似乎经常下意识地以寻找事件背后的“坏人”为线索进行报道。

  但除此之外,设想一下:如果以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待调查性报道,在工作方法上我们能做出怎样的创新?与其只盯着事件中的“坏人”,不如思考如何使用更多讨巧的方法起到更好的调查效果。

  在解决问题层面“动真格”

  在过去的两年中,《芝加哥论坛报》尝试与数据科学家、药理学家和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细胞研究人员合作,这支由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正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发现了4种与心脏病并无关联的药物,在同时服用后会引发人体心律失常这一结论。事实上,这些药物均为大众生活中触手可及并广泛应用的处方药,其危害不言自明。在研究过程中,团队还开创性地建立了一套科学模型,它的目的是把数以百计的各种药物之间的相互反应展示出来,并最终提出一种新的方式挽救病人的生命。

  鉴于此,《芝加哥论坛报》也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做调查报道——它不只提出问题,呈现社会问题,而且在解决问题层面“动真格”。它引发了报道方式的变革,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对公共服务新闻的界限来说,或许是一种挑战。

  《芝加哥论坛报》不只是报道科学家在做什么,而是与他们成为一个团队,参与到研究的方方面面,记者本身就是科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很多新闻报道已经可以被归类为“解决方案”式报道,它是指记者将某一社会问题进行详细叙述和解释,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基础上,记者还能做得更多、走得更远吗?如果媒体与专家合作,找到解决之道并付诸于实践,或许会有新的发现或者产生新发明呢?

  基于这个想法,《芝加哥论坛报》的记者决定试一试。一篇成熟的调查报道的产生,是记者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和精力而完成的,社会问题若能被解决则意义重大。因此,对于记者和科学家们来说,这样的合作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