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评论打造成报纸的名片
发布时间:2020-08-27 16:51:38 点击次数:162
近些年,作为一家地市党报,商丘日报》面对传播格局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持续提升新闻评论这个核心竞争力,着力把评论打造成报纸的名片。
关键词:评论;商丘;名片;专栏;党报
媒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争取受众的竞争。报纸要想在竞争中争取更多的受众,必须认清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扬长避短,做出自己的特色。作为报人,应该明白,报纸版面再增加,也超越不了网络的海量信息;报纸印刷再精美,也超越不了电视的形象画面;报纸发行再及时,也超越不了手机的方便快捷。报纸的竞争优势,在于深度报道,在于权威解析,在于独家评论。近些年,作为一家地市党报,《商丘日报》面对传播格局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持续提升新闻评论这个核心竞争力,着力把评论打造成报纸的名片。
一、做好权威评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评论作为报纸的灵魂,其真正的力量,必须超越宏大叙事的华丽辞藻、人云亦云的简单重复、似是而非的口舌诡辩;必须以锐利而丰满的思想,洞穿新闻事件的重峦叠嶂,最终落脚于对社会病症的洞悉、对疗治药方的探求;必须在高度、深度和广度的三维空间中,展示论者对趋势的准确把握、对社会进步善意和建设性的推动价值。
(一)高端评论重磅推出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商丘提出构筑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全市上下群情激奋,干劲高涨。为促进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凝神聚力、加快发展,《商丘日报》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6篇署名“尚志”的“团结奋进 务实创新 全力构筑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系列评论”文章。
为此商丘日报专门成立了写作组,每人写作一篇,字数在5000字左右,明确要求要学习《人民日报》的“任仲平”和《河南日报》“十八谈”的写作风格。写作过程中,市委领导和市委办公室人员参与把关,经过10余遍修改、打磨,《抢抓机遇 落实责任》《发展更快些更好些》《把群众的利益看得再重些》《方法科学 措施有效》《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干部上层次 工作上台阶》6篇大型政论文章,全部在《商丘日报》头题位置全文刊发,气势磅礴、文采飞扬,在全市引起热烈反响。
主流媒体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必须更新传播理念,改变传统的灌输、说教方式,更加强调渗透、解释、说服。写作这6篇大型政论文章,我们没有居高临下,摆出一副教训人的架势,而是润物细无声,着力析事明理,释疑解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6篇文章虽然篇幅长,但读起来却不觉得冗长,这是因为文字精练简洁,内涵丰富。文章努力说短话,用短句,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实际上,每篇文章的“原材料”都在10万字以上,经过反复筛选、锤炼才成文,所以凝练隽永、精辟深刻的句子俯拾皆是。
以此为起点,商丘日报社近些年每逢大事、盛事,都要推出署名“尚志”的大型述评政论文章,引导舆论,推动发展,“尚志”也日渐被广大读者所熟悉,成了《商丘日报》高端评论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