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深度评测 > 新闻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媒介伦理的构建

新闻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媒介伦理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0-08-26 16:12:28 点击次数:205

全球媒介伦理(Global media ethics)是媒介伦理(Media ethics)的发展与延伸,要求新闻媒介对全球范围内的受众负责。呼吁在跨国新闻报道中, 通过不同伦理观念的碰撞与融合,在平等、自由、互惠、互爱、互谅、和平、美善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具全球视野的,能达成某种全球共识的普适新闻伦理范式,这种多层次、多元化的伦理范式代表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它超越“国家”的疆界和“西方中心主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并尝试解决跨国新闻报道中的伦理冲突问题。

关键词:跨国新闻报道;伦理冲突;新闻伦理;新闻全球化

  2012年,中日钓鱼岛之争日趋激烈化与明朗化,外媒对此广泛关注,CNN的报道通篇将钓鱼岛称为“小岛”(The island或The small island),美国官方对钓鱼岛的称呼是日音的 SENKAKU(尖阁诸岛),说明其不愿意在敏感时期过早地卷入。他们没有像英国媒体所做的那样将钓鱼岛用日音和中音同时标明,说明他们没有放弃倾日的立场,甚至不愿意承认该岛存在所有权争议。在世界话语权体系中,我国处于话语权的弱势地位,如何在国际社会中改变西方主流媒体的歪曲报道成为我们当今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大问题。

  全球媒介伦理的现状

  (一)概念的界定

  全球媒介伦理(Global media ethics)是媒介伦理(Media ethics)的发展与延伸,要求新闻媒介对全球范围内的受众负责。呼吁在跨国新闻报道中, 通过不同伦理观念的碰撞与融合,在平等、自由、互惠、互爱、互谅、和平、美善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具全球视野的,能达成某种全球共识的普适新闻伦理范式,这种多层次、多元化的伦理范式代表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它超越“国家”的疆界和“西方中心主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并尝试解决跨国新闻报道中的伦理冲突问题。

  (二)全球媒介伦理问题的突出表现

  1.新闻源:不同寻常的新闻遗漏

  贫铀弹是核工业生产中的一种核废料,美国及北约部队在现代战争中多次投放贫铀弹,贫铀弹新闻一度成为世界新闻热点,然而美国精英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在这个世界议题上却表现出乎寻常的缄默。

  世界性新闻媒体掌握着为世界公民设置议题的权利,作为世界性新闻议题设置者的一个优势就是它有机会成为“首要定义者”。心理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首要定义”对人的影响根深蒂固,他们通过“首要定义”来影响世界受众关注的视野和看问题的角度。西方主流传媒批判对此的最新观点是“结构性消息封锁”,由于新闻本身的倾向性导致了世界主流媒体对国际重大事件的消息封锁,那些可能对主流民族集体意识产生负面影响的新闻往往会被遗漏。

  2.媒介内容:跨国传媒集团对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压力

  巨型传媒公司对全球信息流动的支配权日益增大,具有对民族国家政治的超级影响力。从冷战结束到现在,意识形态对抗的结束不是意识形态差异的结束,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面对媒介帝国时还有所顾忌。媒介会被政府利用以达到其宣传目的,媒介更可能成为全球性集团及其在政府当中的支持者的喉舌。

  美国对外意识形态传播的机构通过宣传美国对外政策、传播美国价值观念,以赢得世界公众的认同和支持。跨国传媒集团在盈利的过程中从客观上起到了为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进行意识形态、价值观和文化方面的宣传和渗透的作用。社会心理学家Brislin对西方价值观的全球化表示担心,并指出了埋藏在这些尝试中的错误假想即“西方价值观的普适实用性”,西方价值观根植于西方文化,在非西方的语境下必然会造成“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