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材质机械性能特点
发布时间:2021-07-02 14:05:56 点击次数:376
1.屈服点(σs)
钢铁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铁或试样仍继续时有发生显著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很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剖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称之为兆帕相等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
2.屈服强度(σ0.2)
有的金属材质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不便,因此为了衡量材质的屈服特点,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相等一定值(一般为原尺寸的0.2%)时的应力,称做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
3.抗拉强度(σb)
材质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时有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它表示钢铁反抗折断的能力尺寸。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质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 (MPa)。
4.伸长率(δs)
材质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尺寸与原试样尺寸的比例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屈强比(σs/σb)
钢铁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作屈强比。屈强比越大,构造组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6.硬度
硬度表示材质抗击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它是金属材质的最主要性能指标之一。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⑴布氏硬度(HB)
以一定的负载(一般3000kg)把一定尺寸(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质表面,维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载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⑵洛氏硬度(HR)
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使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它是用一个支持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负载下压入被测材质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质的硬度。根据试验材质硬度的不同,分三种不同的标度来表示:
HRA:是使用60kg负载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以硬度极高的材质(如硬质合金等)。
HRB:是使用100kg负载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以硬度较低的材质(如退火钢、生铁等)。
HRC:是使用150kg负载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以硬度很高的材质(如淬火钢等)。
⑶维氏硬度(HV)
以120kg以内的载重和支持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质表面,用材质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值(H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