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区情,释放媒体融合发展最大合力 ——新舆论场下西藏日报探索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1:00 点击次数:245
面对日益多样的传播手段、多元的舆论空间、多变的社会思潮,西藏日报的融合发展立足五个着眼点:着眼于传媒格局新变化,着眼于传统媒体转型升级新要求,着眼于壮大舆论主阵地,着眼于抢占新媒体传播制高点,着眼于构建提升立体传播能力。
关键词:发展;西藏;传统媒体;释放;中国西藏
作者简介:
面对日益多样的传播手段、多元的舆论空间、多变的社会思潮,西藏日报的融合发展立足五个着眼点:着眼于传媒格局新变化,着眼于传统媒体转型升级新要求,着眼于壮大舆论主阵地,着眼于抢占新媒体传播制高点,着眼于构建提升立体传播能力,力求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上走稳走快走好。
今天,新媒体深刻影响着人类发展的进程,并正在成为影响和构建中国社会发展的变量。这一发展态势在相对封闭和偏远的西藏也不例外,并逐渐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这主要表现在西藏发展步伐在加快,西藏网站和全国涉藏网站访问量与点击率的日益增大和大幅提升,西藏新闻受关注程度和被转载引用率空前提高。
面对日益多样的传播手段、多元的舆论空间、多变的社会思潮,如何发展和使用好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的全媒体,有机整合新闻内容、渠道以及终端,打造全媒体业态,释放媒体融合的最大合力,是地处边疆民族地区,作为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前沿阵地主流媒体的西藏日报在新的舆论场下必须研究和亟待解决好的重要课题。
要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上走快走好,“稳”是前提。为此,西藏日报的融合发展立足五个着眼点:着眼于传媒格局新变化,着眼于传统媒体转型升级新要求,着眼于壮大舆论主阵地,着眼于抢占新媒体传播制高点,着眼于构建提升立体传播能力。
特殊区情的反思与观照——
西藏新闻舆论工作具有现实的特殊性,深入推进媒体融合与互动,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2008年拉萨“3·14”事件,对于主流媒体尤其是事件发生地——西藏的主流媒体是一次特殊的考验,是对传统报道思维路径的反思,更是新舆论格局下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一次转型。
西藏日报社各媒体在报道拉萨“3·14”事件真相,与西方媒体争夺国际话语权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弱势、相持、抢占舆论高地三个时间段。
反思西藏日报社对拉萨“3·14”事件的报道,尤其是在后期之所以能够变被动为主动,使十四世达赖集团煽动策划暴力犯罪的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除了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西藏日报置身事发地点等客观条件和报社报道思路明晰、组织实施有力等主观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充分发挥西藏日报藏汉文报、西藏商报、中国西藏新闻网等所属各媒体的合力优势,“多兵种”集结,全媒体作战,打赢了这场集约化战役性报道。
需要强调的是,创办不到6年的中国西藏新闻网优势作用明显。拉萨“3·14”事件发生后,中国西藏新闻网依托西藏日报的新闻资源,对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网站访问量呈几何增长趋势。中国西藏新闻网的分析结果显示,2008年3月10日至3月31日,中国西藏新闻网日均访问量均在880万人次以上。一段时间,中国西藏信息网、新华社西藏分社西藏频道等涉藏网站每天几乎全部转载中国西藏新闻网的内容,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各大新闻网站和搜狐、新浪等大型商业网站也大量转载了中国西藏新闻网的稿件和图片;国内各省级新闻网有关拉萨“3·14”事件的报道基本上全部来自中国西藏新闻网;境外网站也转载了大量中国西藏新闻网的文字和图片,中国西藏新闻网成为全球网民了解拉萨“3·14”事件真相的主要新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