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商机 > 行业资讯 > 市场 > “公众时代”的新常态——中国纪录片的新语境

“公众时代”的新常态——中国纪录片的新语境

发布时间:2020-10-14 18:00:52 点击次数:213

③本文数据是CDRC持续11年调研,对2015年中国纪录片行业进行科学统计及比较分析的结果,详细动态数据来自CDRC联合尼尔森网联、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分别成立的“CDRC-NIELSEN·CCDATA纪录片产业数据中心”和“CDRC-CMMR纪录片新媒体数据中心”。

关键词:中国纪录片;常态;纪录片;语境;黄金时段

作者简介:

  自2011年起,纪录片产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呈现出全新态势。2015年,在产制播、广告收入、议程设置、纪录电影发展、社会影响力分级、互联网商业模式、国际传播等诸多方面,中国纪录片产业呈现出与上一时期不同且有持续固化倾向的“新常态”,而其中凸显的问题丛结和解决路径,也应从“新常态”的向度予以思考和呈现。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下称CDRC)根据持续11年的数据跟踪调查和行业深度分析,在国家级年度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出:当前中国纪录片已经从低吟自语的“小众时代”全面迈入万众关注的“公众时代”,并在新的政策规划、产业格局、市场环境、国际国内传播语境下,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新常态”。

  这个时期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从变化内在原动力角度而言,由政策一元化因素先导,向政策与市场两元因素双轮驱动转变;在生产和流通资源的构成层面,由国家资源一家独尊,向国家资源和民间资源各领风骚、相互补充的阶段过渡;而从传播平台来说,则由电视媒体一枝独秀,向电视与影院、网络多种媒体互相借势、同生共荣的局面转变。可以说,中国纪录片产业化发展正处于深层次结构和多重领域发生前所未有转变的新阶段:格局大转换,资源大组合,生态大调整。 更重要的是,一些偶发的现象,在新的语境和格局下已经逐渐固化,成为纪录片产业各主体日渐习惯的新生态、新常态。

  由此,对2015年中国纪录片现象、问题、对策的思考,也应在“新常态”的语境和维度下进行。

  “新常态”的八大特征

  产制播稳步增加,黄金时段排播大幅提升,填补播出洼地

  CDRC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纪录片全年总产量超过1.9万小时,同比增加9.1%;投资超过20亿元,平均每分钟投资额为1800元,同比增加19.1%。

  电视纪录片播出总时长达到61000小时。全年播出总量同比增长10%。其中,中央电视台播出总量18300小时,增长10.6%;省级卫视频道18700小时,增长19.6%;省级专业频道24000小时,增长4.8%。

  同时,纪实节目的整体收视率较2014年有大幅度增长,其中省级卫视的收视率增幅最大,增幅达到19.6%,中央电视台也明显贡献了播出增量。

  纪录片播出量占所有电视节目类型的比例为15.9%,从播出时段观察,2015年播出时段分布结构呈平均分布。